热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热小说网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309章 养廉之银,辽东先发

第309章 养廉之银,辽东先发

何况他为官定然不止三年,不必升官,就再做十年知府,万亩土地便可到手了。

“现今的养廉银不过是暂行之制。”丁启祥向前迈了一步,这话众人听着更觉顺耳。

丁启祥亦是笑吟吟地说道:“此后辽东将会有更多的商行进入,牙税亦会征收得更多。”

“再者,于要道之地亦将征收厘金,那过路之商人,所携货物若超于定规者,则须交纳厘金。且随着田亩开垦愈多,入辽东垦荒之农户益众,正赋之火耗银亦将愈征愈多。大府之户数若增一倍,则养廉银可达万两;增两倍者,养廉银便翻倍矣。且以朱知府朱大人为例,今辽阳有十一万户,人口六十七万,设若三年之后,户数至二十二万,人口过百万,则朱大人一年之养廉银可达一万二千两矣。更有将来辽东进取拓荒之时,公司将出大量新拓荒地,划作一个个之庄园,低价售予辽东本地官员,此亦为一大利好之事,然此事且待将来再论,今只作一提醒耳。”

对于丁启祥的提醒,诸多官员现今尚未十分在意。

有了银子,多数人初时所想者,乃是归家养地。

其后数载之后,辽东新垦之土地与庄园方始成了抢手之物。

其黑土肥沃非常,似乎连油都能捻得出来。

治安一好,东虏远遁,众多新移民纷至沓来,需要进入庄园以赚取足够生计的本钱。

而于内地省份,休说千亩万亩之地,便是百亩之地,亦或得分散于数乡镇,甚者隔县而购。

人丁大肆繁衍后,土地人均占有量亦急剧缩减。

唐朝授田以百亩为一单位。

到了前明,人口繁衍逾亿,地犹是其地,人均土地占有量始却是急剧下降。

如河南、山东此等省份,人均仅有二三亩地,至多西五亩地。

一家之中有二丁至三丁者,人口十来口,耕种十来亩地。

莫说是出售粮食换取银子补贴家用了,年成稍微不好,很可能连自家人也养不活。

庞大且分散的田亩土地,养活着亿万的人口。

按总数而算,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一大国,GDP位于全球第一。

不过在前明时,明政府的财政收入己被不列颠(英国)这小小岛国给甩开一大截。

至清乾隆年间,许多欧洲小国皆在财政收入上远超天朝。

政府有了充足的财政收入,才能养得起庞大的舰队、有战斗力的士兵、以及办事效率高的公务员。

接着才能开拓海外,攫取更多的利益。

而明清两朝却是洋洋自得、颇为自大,自认天朝上国,坐拥广袤疆土、千万良民——却丝毫没意识到自身己是积贫积弱。

所谓的GDP全球第一,实则毫无意义。

…………

…………

贾瑞素日行事,向是雷厉风行的。

且目下之事,必要造出些声势来才好。

待其宣告之后,便有随行的卫士并那吏员,抬出许多的银两来。

皆是五十两一锭的官锭大银。

那银锭堆码起来,恰似小山一般,熠熠然有光辉。

便是那朱国瑞等一干人,皆是清正廉洁的官员,此刻也不禁为之目眩神迷。

贾瑞笑道:“列位且依着自家的份额来领取银子罢。这可是正经的官俸,并非那民脂民膏,拿了自是心安理得,且理首气壮的。列位自此之后,但能安心为官,认真地为地方百姓谋福祉,这银子便年年皆有,且只会增多,断不会减少……列位请罢!”

于众目睽睽之下,诸多官员犹有些尴尬。

毕竟他们素日里皆是自诩清正之人。

有那几个官员,身上的官袍之内还暗打着补丁呢,众家的日子原都是过得不甚宽裕。

这一下子便有数千两,最少也过千两的银子。

虽说是朝廷的俸禄,且是天子恩允,又经内阁与九卿会议通过的养廉银,自此而后便成了朝廷的成法。

领这银子,连那灰色收入都算不得,实实在在是正经的朝廷俸禄。

只是在心里,多少觉着有些不大对劲。

总有那么一种别扭的感觉。

然事己至此,这银子不领却也不行了。

要么早先是该反对的,甚而至于为了不领这银子而辞官。

事实上,朝廷中枢确有几位御史便是如此行事的。

守着旧法,一味地对中枢通过的养廉银之事心怀不满。

他们多半是世家出身,也有几个脑筋迂腐的寻常官员。

只道这银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