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热小说网 > 慢养时光:我的穿越日常 > 第110章 人在江湖36

第110章 人在江湖36

经过了一个月的试用期之后,杨启铭正式入职济仁堂坐诊,成了医馆的新晋大夫。?微?[}趣^小$说£ >>更?;±新^最¤1£快¥?

至于周父老友推荐的那位大夫,则迟迟不见人来,也不知道是那人不愿意,还是在路上出了什么岔子。

端午节过后,天渐渐热了起来,济仁堂每年夏天凉茶赠饮又开始了,这个活往年都是给邱氏做,但是现在邱氏如今干着给人浆洗缝补的活,就问能不能让她儿子和闺女来干。

邱氏的大儿子今年十西,算是半个大人了,闺女也有十二岁,人也生的麻利,周慧觉得只是烧水煮茶的活,这俩人完全可以胜任,就同意了。

邱氏的丈夫朱大壮虽然腰伤好了,但是干不了重活,如今只能去做一些不需要出太多力的零工,收入跟之前不能比,但是对比之前可能瘫痪在床的结果,如今这个样子他们夫妻己经很满足了。

朱大郎和朱二妮两人跟他们的父母一样,是勤恳踏实的性子,对济仁堂治好了他们爹,还给他们家找个来钱的活十分感激,两人合作运柴烧水,从没让木桶里缺过凉茶。

周慧最近有些苦夏,老觉得热,口干想喝水,她自己知道这是体内湿热造成的,就煮了两剂清热祛暑化湿的汤剂来喝,喝了之后第二天就好了。?w_e*n_x^u-e,b~o·o?k′.,c.o¢m¢

周南星小朋友最近也有些不舒服,症状跟周慧的差不多,有些发烧,一首想喝水,但是不怎么吃东西,还时不时的啼哭,赵氏都急坏了。

周父见儿子这样,心里也难受,几次提笔开方却又放下,不敢用药,最后还是请了杨大夫来看。

杨大夫把脉辨证之后,决定不开药,用针扎疗法。

周慧在济仁堂做学徒之后,周父又送给周慧一副银针,但是她多半是在模型上练习,亲自用到人身上的时候不多,此时见杨大夫擅长此道,便忍不住暗暗学习他的针法。

杨大夫提出用针,可见他擅长此道,操作起来果然是闲适自得,游刃有余。

只见他分别在周南星的足三里、太冲、太溪、曲池、内庭几处穴位下针,手法很轻,留针几分钟便取下了。

另外,他还教给周父和赵氏一个推拿疗法,那就是分推印堂到太阳穴24次,向外揉太阳穴24次,拿风池、肩井各20次,揉大椎20次,最后推脊200次,这种方法操作虽然稍繁琐些,但是适合没有医学基础的普通人。,¨5@4a看°2书/° {?首|(发×?

在杨大夫说的时候,赵氏己经把这些穴位都记住了,手法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周父本来就对推拿有所涉猎,更是牢记在心。

周慧当然也在旁边把针法和推拿的法子记了个完整,这些不需要吃药的疗法对于幼儿是最适合不过的,是药三分毒,幼儿身子未长成,经不起药性冲撞,能不吃药最好。

果然,杨大夫给周南星扎过一次针后,他夜里就好了很多,第二天又扎了一次,差不多就好全了,喝了半碗粥,把赵氏喜的什么似的,把杨大夫好一顿夸,还让周父好好跟人家学学。

周父无奈叹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小方脉不是他所长,又加上生病的是自己的幼子,关心则乱之下,根本无法理智的医治。

赵氏为了感谢杨大夫,特意下厨做了绿豆糕,一部分让人端到医馆前厅让众人分吃,剩下的,就用食盒装了两份让钱大夫和杨大夫带回家去。

杨大夫妻子前两年因故病逝,他并未再娶,也没有子嗣,一个人来的桃源县,如今在县里赁了人家的一间屋子住着,午饭在医馆解决,早晚饭则是在房东家搭伙,每月多交一点钱的事。

房东知道杨大夫在济仁堂坐诊,对他很客气,因为济仁堂诊费和药费都便宜,疗效不差又省钱,如今县里多数人都念着它的好,对于济仁堂的几个大夫也格外尊敬。

就连景天都被尊称为小周大夫,出门上街一趟,路上有许多人主动跟他打招呼,一个个“小周大夫”喊个不停,让他心里美滋滋的。

景天这两年属实长进不小,虽然没法跟周慧相比,但是与他之前的程度比起来,己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尤其是有了南星之后,他不再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了,也当了哥哥,更是变得成熟稳重了许多,说是要给弟弟做个榜样,将来跟爹和大伯一样,做兄友弟恭的典范。

周父对于儿子的成长很是欣慰,觉得这孩子总算是开窍了,开始懂事了,不枉他过去十几年的教导。

一到夏天,解暑的成药就销量特别好,像是六一散、藿香正气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