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再行商议……”
隆安帝一脸为难之色,宣布道:“先颁布勤王令,京营精锐先行前往蓟州与遵化,后续之事,仍需再议。”
并未径首应许贾瑞所求。
然口吻到底是有了几分松动。
如此,朝议便算是要散了。
贾瑞舒出一口气来。
瞧来因着东虏入侵这等大事,王子腾那边的事情,想必是要暂且搁置了。
未料隆安帝却接着说道:“适才贾瑞拱手施礼之际,右手抱掌,甚是不恭,着罚俸三个月,钦此!”
西下里响起一阵嗡嗡之声。
贾瑞惊愕地抬首,再看那金台之上时,隆安帝己然起身离去了。
诸位臣子皆躬身行礼相送,待首起身之后,不少人看向贾瑞的目光,亦是颇为怪异。
贾瑞自己亦是无言以对……
这难道是因着出门时右脚先迈出殿门而受罚了?
皇帝竟也有这般冷幽默……
甚是分明。
大敌当前。
隆安帝抑或太上皇,皆不可能在此刻自乱阵脚,对贾瑞下手,那只会令京师内乱。
况且,此事说到底亦是王子腾一伙先行有过。
只是贾瑞反击的势头过猛了些。
闹得京师勋贵个个自感危惧。
隆安帝也只得用这般法子略作敲打了。
“做得不错。”林如海尚要与诸位大学士去参加养心殿的内阁会议,故而匆匆赶路,然面上满是赞许之色。
贾瑞在此等时刻,不骄不馁,应答从容,且言辞皆有见地。
大将的风范,亦是于这一回朝会之中展露无遗。
一个只晓得打打杀杀的武夫,是登不得那最高层级的权力舞台的。
…………
…………
“如海啊。”
在去往养心殿的途中,姜铎身为太尉,亦是御前会议的一员。
他与林如海并肩而行,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亦有由衷的感慨之色。
“贾瑞这小子,此次不单有大将之风。”姜铎道:“依着他所设计的战法,事事皆要以铁骑营为核心。大周数十万将校,都陪着他贾瑞去建功立业……哼,可真是好盘算。”
林如海神色未动,含笑道:“老太尉莫不是不赞同?”
姜铎眼中异光闪烁,叹道:“兵事凶险,谁敢言必定取胜?只是过于保守的话,北方确有衰败之忧,且再观望罢……”
…………
…………
“这便是大周的神京了?”
天聪汗身裹厚重皮裘,在这三月底仿若小阳春的天气里,竟未出汗。
自辽东一路行至大周北方的边墙之外。
而后历经数场交战,击溃了大周在边墙驻守的兵马。
二十多万兵马如川流般源源不断地蜂拥而入。
占据了蓟州以北的数座城池。
东虏军队并未急于深入。
而是稳固北方边墙的缺口通道,同时攻打了附近的北虏小部落,将那些北虏远远驱赶开来。
与此同时获取了不少牛羊群,在草原上狩猎射黄羊。
一月之间,缴获牛羊马数十万头。
加上在大周境内掳得的数十万石粮食。
还有俘获的几十万周人充作奴隶,用以转运粮食和负责后勤供应。
如此便算是在大周北方站稳了脚跟。
这二十多万东虏,开始陆续向内地深入。
天聪汗的聪慧、机敏、果决,亦于这初始的决策之中展露出来。
与来去迅疾、后勤压力小的北虏有所不同。
北虏行军数日,将士饮些马奶,食几块牛肉干便能支撑。
东虏的战术战法、军队编制,对后勤的要求远较北虏为高。
占据沿边城池之后,天聪汗才率领骑兵渐次展开。
小部分前往永平、遵化、良乡等地,隔断周军。
一部分驻守边墙缺口,以保后路。
主力则朝着神京进发。
周军以锐健营与火器营作为守城的主力。
同时招募神京的民壮,发放兵器,分批上城驻守。
绵延百里的城墙之上,军旗处处,守兵的身影晃动。
一根根长矛、铁枪、长戟、马槊、长刀,于阳光下闪烁生辉,城头之上,宛如一丛丛钢铁铸就的灌木丛林。
赤旗飘扬,白光闪耀,还有那陈列于城垛之间的大型火炮。
在东虏骑兵的簇拥下,天聪汗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