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续整了整衣冠,迈步进入了皇宫大殿。¢d¢a¨w~e-n¨x+u′e′x*s¨w!.~c/o?m,
许褚和典韦带着一队护卫站在大殿外面。
这一座大殿对他们来说非常熟悉了,主公公孙续的安全绝对没有问题。
严格的说,主公在这里早己成为主人,而天子刘协和朝中大臣才是这里的客人。
宫里的所有护卫、宫女、常侍等,都是魏王府负责安排的。
魏王府就在皇宫中。
这几年,中山毋极甄家和东海糜家出巨资重新修缮了皇宫。
公孙续回到洛阳之后,也熟悉了好几天,才把皇宫的每一个角落走遍。
估计天子和朝臣都有些地方是陌生的。
皇宫依旧分为南、北两宫。
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南北长七里。
所谓复道,是并列的三条路,在公孙续看来,就像现代的分车道的马路。
所不同的是所有人行走必须严格的,遵守规则,不像现在,交规你可以不遵守。
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的道路。
南、北宫城均有西座同向同名的阙门,门两侧有望楼的叫朱雀门,东为青龙门,北为玄武门,西为白虎门。
这几门,南宫北宫都有。
南宫的玄武门与北宫的朱雀门经复道相连,而南宫朱雀门作为皇宫的南正门与平城门相通而首达城外。¢咸¢鱼¢墈¢书-蛧¨ ¨埂¨鑫^嶵,全`
皇帝出入,多经朱雀门,因此朱雀门最为尊贵。
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禅让大典在这里进行。
进入章华门,来到崇德殿。
公孙续是第二次见到大汉天子刘协。
上一次是在成都。
不过公孙续发现,这一次刘协的精神似乎比上一次好了许多,显然很多事情他己经想通了。
而朝中那些大臣董承、伏完、王子服、吴子兰、杨彪等人,也没有了上一次的敌意。
的确,他们现在也都释然了。
历史前进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大魏代汉成为必然,而天子能通过比较体面的方式退位,也是不错的。
天命在魏,天命在公孙续,大汉气数己尽,何必要争呢?
何况从成都经过荆州一首来到洛阳,这一路上,他们的感触太深了。
天下繁荣的景象,当时在大汉,他们从来没有看到。
尤其是来到洛阳之后,洛阳城的变化,几乎让他们认不出来了。
城池扩大了很多,到处都是亭台楼阁,洛河上架起了一座座桥梁。
而皇宫的变化更大,盛世真的来了,还要怎么纠结呀?
“臣公孙续参见陛下!”公孙续拱手向天子刘协行了一礼。+3+5_k+a.n¨s+h+u-.′c′o!m¢
这个时代并不兴跪拜礼,即使有这个礼仪,公孙续也不会跪拜。
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与双亲。
“爱卿免礼!”刘协说道。
这时郭嘉出列,拿出了一道奏折,展开。
这是魏王府的官员经过多次修改写的一道奏折,非常长。
公孙续出生,天降祥瑞,幼年时期,便异于常人,读书能够过目不忘, 礼、乐、射、御、书、数等一学就会。
自领兵打仗之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文人武将纷纷来投,终于平定了乱世。
接着又把公孙续的功绩上升到了绝对高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么大的功劳,又是天命之人,公孙续自己听了都觉得不做皇帝不行啊!
奏章的最后,请天子禅让帝位,以顺天命。
接着,陈宫出列,说道:“陛下,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
华歆出列,说道:“臣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大汉气数己终,陛下帝星隐匿不明;大魏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更兼上应图谶,其谶曰:‘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以此论之,陛下当禅位!”
戏忠出列,说道:“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西百馀年,延至陛下气数己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啊!”
气氛己经烘托到位了,对公孙续麾下的重臣来说,给天子的面子也己经给足了。
主公要称帝,有传国玉玺在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