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员,老妈祖籍是湘南人,周全安姥爷是抗战老兵,战争胜利后带着全家老小回了老家。
老妈因为当时己经跟老爹结婚了就跟着留在了西九城,姐姐在上高中,成绩么一言难尽。
老太太是当年从军管委员会改制后就退休回来的,至于丁老爷子,说是头几年还在同仁堂坐过馆,还是首席。
当然这是周全安跟他逗乐子时跟周全安说的,首席不首席的他不知道,会医术肯定是真的,院里三个小子头疼脑热跌倒损伤什么的都能治个明白。
这也是为什么前身昨晚发烧都晕过去了却又没去医院的原因,也是因为这样才让后世周全安的灵魂被石鼓带来到了这具身体里。
想到这里,周全安觉着以后院里有发烧的,还是劝去医院好一点,怕老头又治一个过来。毕竟这南锣鼓巷是个风水宝地。
来到院子中间,周全安就往石桌上一躺,仰看着头顶的枣树,两个腿儿伸出桌面外一踢一踢的晃悠着。
刚躺了没多会儿,院门方向风风火火跑来个扛着鱼竿的小豆丁,“全安哥哥!全安哥哥!爷爷钓到大鱼了,爷爷钓到大鱼了!”
跑进院子里的小豆丁看到了躺石桌上的周全安,又回头冲后边喊着“爷爷,爷爷,全安哥哥起来了!”
听着小豆丁叫喊的周全安,翻身起来,盘坐在石桌上,看着眼前的小豆丁,一身军绿色的短衣短裤,头顶还戴着个草编的遮阳帽,穿着双小凉鞋,虎头虎脑,还有点点婴儿肥,腰间挎着个军用水壶,肩扛着根差不多三米长的竹制鱼竿,不错,很可爱。/w*a′x?s\w`.*c~o`m?
又往院门方向看了看,正进来个精神抖擞的瘦老头,大概有一米七高,上身青衣短褂,下着黑色长裤,穿着一双布鞋,右手提着个水桶,左手拿着个草帽。
走近树荫底下的老爷子,将桶放下,又将草帽递给小豆丁“小家宝,去,把爷爷的东西放好!”说罢便来到石桌边,又伸手往周全安额头摸了摸“嗯,没烧了,看着精神头还不错,这是恢复过来了。”
说罢便坐在了石凳上,从腰间抽出个烟袋锅,装好烟丝点着火,吧嗒了一口,“行了,别愣着了,看看老爷子我钓的鱼,漂亮的很呐。”
听到这的周全安,起身跳下桌子,蹲在了水桶边,看着桶里的一尾金色的鲤鱼,大概有三斤重,确实是漂亮,还有几条巴掌大的鲫鱼,根据以往,今天这渔获确实是可以,怪不得老爷子得意。
这时,院里走进一个魁梧的汉子,身高差不多有一米八了,一身利索的公安制服,看着就有威慑力,旁边的也是一身公安制服的李兰,身高估计也就一米六,长相文静,正是下班回家的常林和李兰。
后边还跟着个穿着绿色军装短衣短裤,挎着书包的小男孩正是常家乐,没有跟着进院子正扒着门框冲外头喊着“张卫国,吃完饭我去找你玩!”
回过头来走进院看见蹲在桶边的周全安,立马越过他爹娘就跑了过来,“全安哥,你好了啊!”又冲着老爷子“爷爷好!”转头看着了桶里的鱼后又回头喊到“爹,娘!好大的鱼!”
常林两口子走过来跟老爷子打过招呼后也围到了桶边,李兰拉起周全安也摸了摸他额头,又把了一下手腕,然后点了点头。
“嗯,应该是好了,恢复的不错。”周全安这会儿也回过神来了“常叔,婶子,我己经好了,丁爷爷一回来就给我看过了。”放好鱼竿和草帽的小豆丁也过了,抱着他娘的腿叫了声“爹,娘!”
又举起腰间的水壶冲着周全安“全安哥哥,喝,爷爷买的冰棍水,甜甜的,可好喝了。”听见冰棍水三个字的常家乐立马就站起来,目光盯着水壶,却是没有伸手,又望向了周全安。
周全安笑着看着这两兄弟,从这几人回来后,不管老小,都对他出自内心的关心,这种感觉一下子就让他彻底接受并容纳进了这个院子。
接过水壶,在兄弟俩关注的目光中,打开盖子装做满满喝了一口,又把水壶往常家乐递过去“给,拿去和弟弟分着喝。去门口候着,奶奶他们还没回来呢,去迎迎他们。”
李兰又摸了摸周全安的头,取下常家乐的书包,接过常林的包,冲老爷子打过招呼后就进了东屋,放好东西了就去厨房准备烧水做饭了。
常林也坐到老爷子边上掏出口袋里的烟给老爷子点上了一根,又给自己也点着了,冲着周全安道“全安,去老爷子屋里把象棋拿过来,叔陪老爷子解解闷。”
“把这鱼拿去给你婶子处理了,你娘带着你妹妹跟你丁奶奶去乡下买老母鸡去了,这会儿应该也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