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不用了,吃饱了!”他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透出一种坚定和感激。他看着老人,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这个陌生的老人用他的朴实和善良给了他温暖和力量。
在这个简陋的屋子里,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繁复的礼仪,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祁同伟感受到了这份情感,他感受到了老人的关爱和温暖。这种情感让他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心。
他站起身来,走到老人身边,伸出手想要帮忙收拾碗筷。“让我来帮忙吧。”他说道。老人摇了摇头,“你坐着歇会儿吧,老头子自己来。”但祁同伟坚持要帮忙,最终两人一起将碗筷收拾好。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祁同伟和老人聊了很多。老人姓张,一个和蔼可亲的退休老教师。在这深山之中,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独自享受着宁静的退休生活。
祁同伟在和张老的闲谈中得知,他一生教书育人,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而自己的儿女也都不负众望,完成了自己的梦想,都飞往了更加发达的地方——儿子的北京大学硕士学业和女儿在美国深造,他们的成功令张老感到无比自豪。
然而,正如山里的自然环境无法挽留春日的离去,城市里繁花似锦的生活也难以牵绊住儿女们远行的脚步。女儿已经四年未曾回家,儿子虽然偶尔在节日时能回来看望老人,但那也仅仅是短暂的相聚。老人眼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落寞,但很快就被他以老而弥坚的坚韧所掩盖。
他们聊了聊彼此的生活,聊了聊这个时代的变迁。老人给他讲述了过去的故事,那些关于苦难、关于希望、关于坚韧不拔的故事。
祁同伟听着张老的叙述,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张老面对孤独与离别的豁达态度让他敬畏不已。他的儿子、女儿虽然在远方的学府、国外深造成才,但是那份遥远的距离却使他们难以相聚。
想到这些,祁同伟忽然站起身来,对张老说:“您老要是不嫌弃,以后您就是我干爹了!您就把我当儿子看就行!”这句话从祁同伟口中说出时,他并没有过多地思考背后的原因。
或许是出于对张老救命之恩的感激、或许是出于对老人亲手下的那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的感动——那碗面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温暖了心灵。
祁同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也不需要、不打算去深究其中的原因。他只知道面前的这位老人是一个好人,一个值得他尊敬和爱戴的人。如果老人愿意,那么祁同伟他愿意将张老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对待,关心他、照顾他、陪伴他。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变化,这份亲情将永远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