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迎春出嫁的日子。.d.n\s+g/o^m~.~n*e?t~
早在正日子前几天,黛玉就住到了荣国府,陪着迎春度过这最后的未嫁时光,元春也归宁小住,与妹妹聊一些出嫁后在夫家为人处世的心得,探春和湘云也日日相伴,除了要守孝的惜春,几姐妹都齐聚了。
像是元春出嫁时一般,周慧也给了迎春两万两的银票和一匣子贵重的首饰,银票什么时候都不落伍,那些首饰的花样子虽然不够新,但是上面的宝石足够大,成色足够好,十分保值。
除了公中的一万两压箱银以外,贾赦另外给迎春的也有体己,不过没周慧给的多,只有一万两,这也算是不少了,起码比原著中他将迎春卖了五千两的情况要好的多。
当然,如今的贾家和原著中的情况己经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不仅没有外债,且每年都有不少的盈余,子孙专心读书上进,不在外鬼混,就少了花钱的地方,能存下来的钱就更多,贾赦出手自然大方。
迎春出嫁当日,场面十分热闹,京城差不多的人家都派了人来送贺礼,拜别父母和长辈的时候,迎春禁不住流下泪来。
今日的迎春穿戴格外喜庆,大红的嫁衣是提前一年多就定制的,上面用金线绣出精美的花样,还点缀的有珍珠和红宝石,连盖头的几个角上坠的都是真正的红宝石,可谓华丽至极!
“老祖宗,我走了,孙女日后再不能常在您身边尽孝,您要多保重!”迎春含泪道。,p^f′x·s¨s¨..c*o¨m?
“去吧,别担心我,有这么多人伺候着,我好着呢,你到夫家以后孝敬公婆,尊重夫君,夫妻两个举案齐眉。”周慧谆谆教导。
迎春又给贾赦和邢夫人分别磕了头,这才在喜娘的搀扶下往外走去。
贾家虽是嫁女儿的一方,但是也举办了喜宴,招待来道贺的亲朋,整个贾家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下午,等到客人都散去,黛玉依靠在周慧的身旁,有些伤感的说道:“又走了一个,往后再想跟姐妹们齐聚怕是难了。”
当初宝钗家里出事,搬出荣国府的时候,心里虽然有些不舍,但是相处的时间毕竟短,那种感觉过一阵子便消散了。
但是黛玉跟迎春可是自小一起长大,共同生活了将近十年,迎春宽容大度,在她刚来的的时候给予她不少帮助,后面也总是以姐姐的身份照顾安慰她,俩人的情分跟一般的亲姐妹也差不了多少。·5!?~4a@e看[书3 :D最(@新]?章:节??更?新?°D快|?)
如今迎春一朝出嫁,往后再回贾家便是以客人的身份,黛玉自己大部分时间也在;林家自己家里,惜春又自爱守孝,荣国府的女孩便只剩了探春一个,这姐妹几个,往后再想相聚怕是不容易了。
“聚散终有时,谁也不能陪谁一辈子,何苦被这一时的离合而牵动悲欢呢,人生中重要的事情有很多,你大可以趁着年轻,多做些尝试,免得日后年纪大了后悔。”
在周慧的照料下,黛玉虽然身体康健,性格也不是伤春悲秋的类型,但是女孩子的天性中总有一些容易伤感的成分,遇到事情难免为此而牵动情绪。
“外祖母,我能做些什么呢?”黛玉有些迷茫。
“譬如练字画画读书这些,累了可以去种菜养花,或者养一些小动物打发时间,还可以下厨做菜,给你父亲吃。”
黛玉在厨艺上颇有些天分,她虽然只学过厨艺的基本方法,实践过几道简单的菜色,但是在知道了原理之后,但凡尝过的菜,她都能说出个七七八八,只是她不常下厨去做,怕沾染上油烟。
但是为了周慧和林如海下厨,她还是愿意的,这是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两个人,为他们多付出一些也是心甘情愿。
说到这些,黛玉就来了兴致,有些疑惑的问道:“老祖宗,为什么我种的菜长的都不如你种的好,明明都是一样的种子啊!”
周慧失笑:“因为我给土地施了肥料啊!”
周慧自从前些年开始在后院里开出了一块地,那地里一年西季几乎就没空过,长满了各种应季的蔬菜,哪怕甚至冬天,还有白菜萝卜在地里呢,这么频繁的种植,肥料当然要跟得上,不然植物就长不好。
只是因为如今的肥料都是农家肥,虽然是发酵过的,并没有什么浓烈的味道,但是周慧怕这些来帮忙的女孩子们多想,嫌弃脏,都是趁她们不在的时候上的肥料,翻过土之后就看不出来了,是以她们光知道自己种地,却不知道还有肥料这回事。
黛玉疑惑道:“您施的什么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