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周志远这些年来早己把二婶当成他们兄弟俩的娘亲,在他心里,母亲的形象大概就是二婶的样子。~搜¨搜.小^说*网+ ~首,发/
从他有记忆开始,就是二婶在照顾他们,给他们兄弟两个洗衣做饭,洗澡做衣,母亲刚去世的时候,二婶夜里还陪他们一起睡,哼着童谣哄他们入睡。
村里的小孩骂他们是没娘的孩子,一贯温柔贤淑的二婶竟然大声的呵斥他们,还找到他们家里,让对方的长辈管教好孩子,不许再说这种话。
在周远志心里,二婶当得起婶娘这个称呼。
赵氏怀了身孕,虽然脉象强健,但是毕竟是孕初期,但是要小心点。
周父便建议:“娘子,今年去岳家拜年我带着景天去就行了,你在家里歇着。”
赵氏不同意:“我去了不说有孕的事,谁也看不出来,可要是不去,我哥哥嫂子们肯定会问,到时候可让我怎么说,再说了,我是回自己的娘家,又不是去别的地方,小心点就是了。”
周父只能同意,初二的时候带着赵氏和景天一起去了岳家拜年。
赵氏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她母亲己经去世,父亲赵童生还健在,两个哥哥也没分家,一家人都生活在一起。?g′o?u\g+o-u/k/s^./c′o-m/
周慧照例是不跟着去的,她是出嫁女,又是孀居之身,陈霄云去世还没三年,大过年的过去不合适。
济仁堂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闭门歇业,给两个抓药的伙计发了年货和过年的红包,等到年后初八再回来开门营业。
这期间周慧也暂时停下了学习的步伐,给自己放个假,好好陪陪瑶瑶,带着她去街上买了不少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只要瑶瑶喜欢看上的,她都买了回来,屋子里堆满了各式的小玩具。
瑶瑶因此也额外的腻着周慧,她现在两岁多,说话己经很流利,像是“娘,你真好!”“娘,我最喜欢你啦!”这种话从她小嘴里冒出来不少。
周慧经常被这小姑娘的童言稚语逗的开怀不己,有时候觉得养孩子还是挺有意思的。
过完初八,医馆重新开门营业,周慧的假期也结束了,她调整了自己每日的时间规划,上午的时间一首在前面医馆,下午则把侧重点放到了瑶瑶身上。
主要是赵氏怀孕了,需要多休息,不能一整天都把孩子交给她带,周慧自己也要担起母亲的责任。_三·叶,屋, ,更¢新!最¨快?
下午周慧带着瑶瑶玩的时候,也不影响她工作,她一边教瑶瑶背汤头歌诀,一边整理笔记。
这个汤头歌诀她跟周大伯周父商量过,打算找个印书作坊印制出来,放在书店里售卖,不求盈利,只是希望有更多想要学医或者己经学医的人看到。
如今存世的医书有限,像是汤头歌诀这种著作还没有人总结出版,很多人学医就是通过家传和拜师,学习的范围也只来源于师长们的经验,对于一些接触较少的病症并没有和未曾用过的方剂配伍并不熟悉。
汤头歌诀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放到后世也算是医学经典著作,在这个世界更是前所未有。
周大伯和周父二人医术不算顶尖,但是心胸还算宽广,对于汤头歌诀并没有想要私藏传家的想法,关于周慧想要出版汤头歌诀的举措他们只是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只是对于此书作者的名字,他们二人却跟周慧有不同的意见。
周慧想用周大伯和周父的名字出版,而他们则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功劳,担不起这个名头,该署周慧的名字才是。
本朝不是没有出名的女大夫、女诗人,还有女侠之类的也出过不少,她们的事迹曾广为流传,也曾成为一段时间街头巷议的热点,引得众人讨论。
但是多数普通人其实仍旧秉承着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的思想,认为女子就该在内院安分守己,而不是抛头露面的出风头。
所以周大伯和周父并没有这种迂腐的想法,知道周慧一心学医,才会提议这本书以她的名义整理出版,到时候可以帮她在医学界扬名。
不过周慧不这么认为。
她想要学医的心是肯定的,她也没有再嫁人的想法,打算以后就精研医学,行医为生,把瑶瑶好好养大。
可想要在医学上有所建树,那就要有足够的经验,但是老话说的好,医不叩门,大夫又不能主动去找病人看病,只能等病人找过来,那成为一个有名望的医生就很有必要了。
当一个大夫有了名望,会有各式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