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两位长辈的劝说,周慧也不再执意出钱,但是暗暗决定之后一定要在医馆的经营中多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x·q?i+s,h¢e*n¢.?c_o′m¢
虽然回春堂一切都是医馆的标准配置,但是他们想要开业还需要经过一番修整。
首先就是要把药柜和后面仓库里不好的药材都挑出来销毁,然后重新进新货,这些由周父去联系。
周大伯则抓紧时间配置新品金疮药,以保证后续的使用,周慧则趁机对前堂和后院的布置做了些调整。
前面六间房子很宽阔,但是采取的医馆传统布局,有不少空着的地方都浪费掉了,周慧将格局稍微改了一改,按照后世一些诊所的做法,把大夫诊脉的地方靠边布置,前面增加了就诊等候区以及就诊后的休息区。
因为周大伯和周父都擅长针灸,还特意隔出来了一个针灸治疗区,放了几张软榻,供病患躺卧,以布帘做隔断。
经过周慧这么一布置,前面门面的利用率大了很多,而且因为一家人以后就住在医馆后面的院子里,她还对后院也做了些改造,将那些住人的屋子都收拾的更加舒适。
连带后院那间制药房她都重新改造收拾了一遍,将一些老旧的工具淘汰掉,找铁匠定制了两个切药刀和药碾子,以后她打算按照后世那些成方,多做点成药出来,这些工具都少不了。!天*禧?小`说¢网. ?更¢新^最.快^
全家人好一番忙碌之后,时间己经到了三月初,总算是可以开业了。
回春堂原本的牌匾被撤下,换上了济仁堂的招牌,大门和前堂的家具都重新打磨上漆,可以说焕然一新。
虽然是新店开业,但他们经营的是医馆,也不好大张旗鼓的搞什么庆祝活动,只是放了一挂鞭炮,将新的匾额挂上,就完成了开业仪式。
哪怕如此,济仁堂的开业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因为店铺所在的位置不错,路人经常经过,这阵子闭门改造,早落入了大伙的眼里,因此都有些好奇这济仁堂的东家是何许人也。
首到周父和周大伯出面,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两位周大夫啊!
周父在桃源县行医多年,认识他的人不在少数,也都知道他医术不错,周大伯虽然不经常在县里,但是也有不少人知道他在衡山派做大夫,对于他的本事大家更加好奇。
周父在门口对着围观的人拱拱手:“济仁堂乃是我周家经营,定当怀着医者仁心,普济世人,保证药材地道,用药谨慎,小店也有不少新的成药上市,还请大家伙日后多多关照。¢1¢5!8?t+x`t*.-c?o¢m¨”
周大伯也跟着拱拱手:“我们济仁堂有衡山派专供的金疮药,止血效果好,价格低,父老乡亲若是有需要的话可以前来购买。”
金疮药他带着慧儿和景天做了很多,存货不少,目前可以作为店里宣传的一个招牌用。
虽然大家多数都是普通人,不会像江湖人一样打打杀杀,但是日常劳作也会受伤,小伤口倒是不怕,自己就能好,但是大的创面就需要用到金疮药止血和防止感染。
桃源县属于衡山派的管辖范围,普通人对于武林门派专用还是有一些滤镜的,觉得既然那些经常受伤的江湖人都用这个,那肯定效果不错。
当下,还真有人进店准备购买金疮药,一部分人虽然不买,但是也不妨他们跟着进去看看热闹。
店里有两个抓药的伙计,都是从前周父相熟的,脾气性格都了解,也是因为看不惯前东家的行事被辞退,如今又重新被请回来做事。
店里所有人都穿着淡青灰色的袍子,周大伯和周父还戴着同色的帽子,这是周慧的主意。
青色在五行中属木,代表着生长、发展和变化,也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这跟他们大夫希望病人的疾病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早日痊愈的希望不谋而合。
周慧提出的这个观点,受到了她爹和伯父的赞赏。
周父赞叹道:“但凡大夫,不管医术如何,首先要有一颗仁心,秉承着为病患解除痛苦的念头,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大夫。”
所以,青色的袍子就成了济仁堂的统一着装,因为一下子要赶制的衣服太多,周慧没让赵氏动手,而是找了裁缝铺子定做的。
济仁堂筹备开业期间,赵氏也不得闲。
她除了要做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以外,还要照看瑶瑶,以及帮着处理药材,熬制药膏这些琐事,一天到晚几乎都没停下来过。
要不是她修炼了明玉功,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估计也坚持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