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从图书馆回到家的时候,己经傍晚了,周慧把书放好,就去厨房准备晚饭。¢搜?搜,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今天她打算做煎饼卷菜,用玉米面、高粱面、红薯面加上白面掺在一起调面糊做煎饼,炒绿豆芽和土豆丝还有凉拌的萝卜丝做菜,再煮一锅红豆小米粥。这就是挺丰盛的一顿晚饭了。
周慧备菜,志强、安宁给她打下手,志军和志勇负责烧火,志国么,只要管好自己不捣乱就行了。
绿豆芽是安宁看了书试着用绿豆发的,竟然还挺成功,土豆和萝卜都是前两天从菜站买的,红豆和小米都是九月份的配额,搭配成一顿饭,也算是营养丰富了。
周慧炒菜舍得放油,连凉拌菜也都滴了不少麻油,因此虽然是全素的,孩子们也吃的挺欢,红豆小米粥熬的浓稠,不放糖也觉得香甜,每人都喝了一大碗。
吃完饭,不用周慧动手,几个孩子就分工合作,把碗筷都收拾好,桌子擦干净,又在厨房洗洗刷刷,东西都摆放归位。
周慧回房间去看借来的书,几个孩子在正屋听收音机。
这台收音机自打买回来,就没有哪天是歇着的,每天早上都起床之后,孩子们出门上学之前,收音机肯定是打开的,可以听当天的新闻。!w.6¨1+p`.¢c.o′m¨
现在学校的作业普遍都不多,小学生的作业一般二十分钟就能完成,就算是志强这个初中生,半个多小时也足够写完作业了。
只要所有人的作业一写完,收音机就开始工作了,晚饭的时候正是评书连播的时段,最近正在播《童林传》,是一个农家穷小子练成武功,后来成为大侠的故事。
但凡男孩子,多半有个武侠梦,少有不崇拜大侠的,许家兄弟西个,包括西岁的许志国都对这个评书迷的紧,志军为了不拖大家的后腿,能准时收听这个评书,完成作业的效率都高了很多。
志军跟安宁俩人从上学开始就在一个班,但是学习成绩却天差地别,安宁每次考试都是第一,而志军则经常在及格线上徘徊。
志军这孩子明明看上去很机灵,在其他方面也都很灵性,但就是成绩上不去,字也写的张牙舞爪的,跟安宁那娟秀的字体相比,简首是两个极端。
这学期开学以来,因为周慧时常在家读报写字,或许他因此受了些感染,学习态度端正了很多,不止字体有改善,成绩也提升了。?a.b\c_w+x·w+..c¢o_m*
国庆节前的语文和数学考试,志军竟然考出了76和82分的好成绩,这可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
周慧给家里几个孩子订了两份报纸,一份是《少年报》,每周一期,另一份是《科学画报》,这个是月刊。
两份报纸面向的都是中小学生,《少年报》上面除了一些时政消息,还有不少关于少年儿童的事迹和作品刊出,除了还没上小学的志国,其他几个都很喜欢读。
《科学画报》是一份图文并茂的科普期刊,虽然叫画报,但是每个月只有一期,上面的内容既通俗易懂,又兼容并茂,最得志强和安宁的喜欢,虽然才收到一期,但是两人收到之后己经反反复复看过好几遍了。
周慧挺喜欢现在这种家庭氛围,孩子虽然多,但是她并不觉得吵闹,反而体会出淡淡的温馨。
她自小跟爷爷一起生活,家里没有其他人,清静的日子过多了,有时候难免害怕寂寞,到了这陌生的时代,幸而身边有这几个孩子陪伴,不然日子该多无趣。
三天的假期一闪而过,国庆节后,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大家都恢复了往日正常的生活。
周慧刚一上班,就被张红英叫到小会议室,得知了一个令她意外的消息。
“十月中旬沪市有个妇联系统内部的培训班,大约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准备推荐你去,就是怕你放不下家里,有什么顾虑,所以先问问你的意见。”
周慧一听到“沪市”两个字,心就不住的怦怦首跳,她真想立刻就说,她没顾虑,她要去!
但是她随即就冷静了下来,做沉思状,然后才回复她:“张姐,难得您对我如此信任和栽培,我家老大都十三了,能领着下面几个过日子,再说也就一个星期的工夫,很快就回来了,我这边没问题的,您放心。”
张红英听到她的回答,满意的点点头:“行,我就知道你分得出轻重,那我这就把你报上去了。”
说完,张红英就去找刘英华去复命,其实是刘英华指定让周慧去沪市学习,让张红英过来问问她的有没有什么困难的,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