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热小说网 > 慢养时光:我的穿越日常 > 第7章 六零养家忙6

第7章 六零养家忙6

经过周爷爷的教导,周慧不仅会和面蒸馒头、擀面条,包包子,一些常见的家常菜也都能做,虽然味道一般,但能吃。t_我#的¨书{?城?]{ %?更D×新′#>最}ˉ全2

如今周慧不仅感叹,爷爷说的话真是至理名言,就是不知道他老人家要是知道自己宝贝孙女竟然回到了六十年代,用上了他教的技能,会作何感想。

周慧虽然对和面擀面条不熟练,但是原身却是个熟练工,有些原本的肌肉记忆,她做起来非常娴熟流畅。

先把面和好了放在盆子里醒着,用木锅盖给盖上。

许家厨房用的是大锅灶,一大一小两个锅,一个用来煮粥和做饭,一个则用来炒菜。

两个锅中间还有个能烧热水的汤罐,烧火做饭的时候,汤罐里的水就会被加热,冬天用来洗手洗碗什么的很方便,不用另外再去烧热水。

因着用的柴火灶,厨房隔壁的那间屋子就成了柴房,里面存着大半屋的柴禾。

在周慧的记忆里,许家就没缺过柴火,不到缺的时候,就有乡下的亲戚给成车的往家里送。

其实,那哪里是什么亲戚,不过是苏城乡下光福镇下面生产队里的人,许五根曾经帮着对方修好了队里的拖拉机,因此而相互有了联系。

他们大队和隔壁大队分到的农用器械都是各种零件组合拼凑出来的,小毛病很多,一般人还真弄不好。^7^6′k·a.n·s^h_u_.¢c_o?m¢

后来,每年许五根都会去这个坎上生产队和隔壁的生产队帮着修上几回拖拉机或者脱粒机,人家也投桃报李,送些城里人需要但又不太好弄的东西。

像是农村最常见的柴禾,城里就不好弄。

他们生产队靠着山,山上灌木杂树多的是,不过是费些力气罢了,这么多社员呢,一人抱一捆子就攒够一大车了。

还有许家院子里菜地地力不足,需要肥料,他们城里人怕气味,不好在家里沤粪。

坎上生产队就在运柴禾的时候顺便捎过来几筐沤好的粪肥,许家的菜地不缺肥力,种什么都长的好。

当然,许家也没让人家吃亏,像是家里那些不大能用上的票证,都用来跟对方换了粮食;厂里发的工作服有人穿不完往外换,还有买瑕疵布的机会,都没少给对方送消息。

生产队大队长的儿子想进城做工,许五根就在厂里招工的时候及时通知对方,顺便告诉他一些注意事项,避免被涮下来。

后来那小伙子果然顺利进了厂,去年己经转正,还跟厂里的一个姑娘谈起了对象,等到结婚后厂里再分房子,这也就算是在城里扎了根。,3/3.k?a¨n~s_h,u¨.\c`o-m_

周慧叹了口气,现在的人跟几十年后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都一股脑的挤着想进城。

不同的是,现在进城务工是真的好,进了国营单位之后就等于旱涝保收,国家和单位真能管你一辈子。

只要进了厂,厂子就会管你的吃住,有职工宿舍和食堂,结了婚的还有机会分筒子楼的单间。

像是纺织厂这种大厂,还有自己办的学校和医院。

职工的孩子几个月大就能送进托儿所,里面有专人照看,接着还能上厂里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

只要愿意,职工子女可以一首在自家厂子里的学校上学,学费也比外面的学校学费低,算是半福利性质。

纺织厂的医院虽然规模不大,也就能处理简单的外伤和看个感冒发烧什么的,功能跟后世的诊所差不多,但是职工看病是免费的,家属看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收费的,这就极大的便利了职工和家属。

许家离纺织厂走路只需要几分钟,学校也在附近,家里的几个孩子都是在厂里的学校读的。

目前三个上学的孩子成绩都很不错,暑假过后,老西许志勇升幼儿园大班,老五许志国则升中班,这俩也离上小学不远了。

晚上的凉面果然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劲道爽滑的面条,拌了黄瓜丝,里面放了醋和麻油,酸爽可口,周慧吃了一大碗。

在此之前,她从不知自己的胃口能这么好!

晚上吃了饭,一家人轮流去马桶间隔壁的淋浴间冲凉。

淋浴间有一米五宽,一米长,为了节省时间,老大跟老五一起洗,老二和老西一起洗,洗完之后刚好一起回房。

安宁洗的时候,周慧就拿着盆子跟毛巾在门口等着 。

跟那几个小子稀里哗啦的一阵水声之后就完事了不同,小姑娘洗的就仔细多了。

安宁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