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对方能给出嫡福晋病逝后,给请封继福晋的承诺,也并不是信口开河。
庄亲王的嫡福晋是察哈尔博尔济吉特氏,察哈尔亲王阿布鼐之女。
阿布鼐是大汗林丹汗与娜木钟之子,察哈尔亲王额哲之弟。
林丹汗被灭后,娜木钟后来带着林丹汗的一部分旧部嫁给皇太极,生下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
不管是察哈尔部与大清,还是娜木钟与孝庄。
其中关系复杂,且矛盾极深。
康熙对察哈尔部打击力度挺大。
康熙十西年的时候,阿布鼐被绞死。
作为他的女儿,庄亲王嫡福晋的日子并不好过,如今己是重病在身。
若是庄亲王这个男主子再做点什么,德贵妃的妹妹嫁过去时,是侧福晋还是嫡福晋都不一定。
康熙之所以想将德贵妃的这个妹妹指婚给宗室,也是因为想要将龙凤呈祥的好寓意留在皇室。
若是能如德贵妃这般,在皇室中延续下来,岂不是一桩好事?
思来想去之后,顾忌需要宗室的支持和稳定,康熙还是同意将人指给庄亲王博果铎。
不过想到乌雅家立下的功劳,还有爵位,以及后宫的德贵妃和一对龙凤胎。
而且他也不喜欢察哈尔亲王阿布鼐,对于他的女儿也并没什么好感。
所以他提醒庄亲王,以乌雅氏的家世,若是他指婚的话,只会指婚为嫡福晋。
接收到皇上的暗示,庄亲王也明白若是想要将德贵妃的妹妹迎进府,必须得以嫡福晋的位份求娶。
想到擅生养的乌雅氏女子,想到宫里的德贵妃,还有龙凤胎的好寓意,加上一首无嗣的急切心情。
庄亲王应下了康熙的要求。
康熙只告诉了阿娜尔哈宜呼的指婚人选,弟弟宜肯额的指婚人选他并没有透露。
至于宜肯额的福晋人选,康熙看好米思翰唯一的女儿富察氏。
米思翰曾是康熙的心腹重臣,
康熙六年时米思翰升内务府总管。
康熙六年七月,皇帝正式亲政,康熙信任米思翰为官清正,所以封他为礼部侍郎。
康熙八年,米思翰又被提拔为了户部尚书,并位列议政大臣。
康熙十二年时,康熙想要撤藩,朝中大半臣子都不支持康熙的决定。
但当时的米思翰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支持皇上撤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