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热小说网 > 文臣我的,武将我的,美人更是我 > 第129章 太平要术

第129章 太平要术

步入书房,他从系统空间中郑重取出那三卷古朴的竹简。入手微沉,带着历史的厚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气息。他首先展开的是天字卷。

甫一开卷,一股凌厉的杀伐之气便扑面而来。

开篇赫然便是“君若失道,民可覆之”,首指皇权根基。其下所载,并非呼风唤雨的神通,而是字字见血、步步惊心的“屠龙术”!

书中详述“三乱之法”:如何利用天灾(如蝗灾、旱灾)制造“天谴”恐慌,动摇民心;如何派遣死士潜入官仓,焚毁粮草,人为制造饥荒;最后,又如何以“救世主”的姿态开仓赈济,收买人心,将绝望的百姓转化为狂热的信徒。

更有“十步离间策”,其手段之阴险毒辣令人心惊——伪造笔迹、散布流言、构陷栽赃……黄巾细作就是利用此策,成功离间了洛阳朝廷,导致三位封疆大吏的刺史互相猜忌攻讦,最终被一一剪除的实例。*如.闻_枉_ ^冕¢废.越^读+

对权贵阶层弱点的剖析更是入木三分:“外戚惧‘私通外臣’,宦官畏‘秽乱宫闱’,士族恐‘勾结乱党’。”

卷中竟详细标注了针对不同身份者的构陷话术和具体操作流程,总结道:“用其最怕者攻之,无不溃也。”最赤裸裸的莫过于“收权七步”,从“借乱扩军”到“培植党羽”,再到最后的“诛杀异己”,每一步都附有血淋淋的实例。其中“斩蛇立威”一条,竟是故意纵容手下犯错,再当众以雷霆手段斩杀,以此震慑人心、树立绝对权威。

张角在冀州便以此法,亲手斩杀了三个桀骜不驯、不听号令的渠帅,瞬间慑服了黄巾各部。

唐骁看得背脊微凉,这哪里是道法?分明是一本集阴谋、权术、颠覆于一体的乱世帝王教科书!张角能掀起席卷八州的狂澜,其根基正在于此!他深吸一口气,将天字卷小心卷好,又翻开了地字卷。

地字卷的气息截然不同,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务实、细致、充满烟火气的关怀。这卷堪称治国安邦的实操宝典。从一亩田地的耕作,到一座城池的营建,规划得细致入微。

农耕篇记载“西季耕法”:春播前需“烧荒肥田”(将杂草焚烧成灰烬以肥沃土壤),夏耘时要“间苗保墒”(拔掉弱苗保留壮苗并保持土壤水分),秋收后必须“深翻冻土”(将土地深翻,利用寒冬冻死地下虫卵),冬闲时则要“修渠储水”(修缮水利,储备水源)。书中还教百姓如何辨认“假谷种”——颗粒不饱满、颜色发灰的种子绝不能用,并一针见血地指出:“种一斗,收三升,不如不种。”

城镇建设有专门的“营城术”:选址原则是“背山面水”(既防洪水侵袭,又便于取水),街道规划要求“横平竖首”(不仅美观,更利于巡逻治安和交通),粮仓标准极为严格——“高三丈,基深丈五”(有效防鼠患、防潮湿霉变)。甚至细致到“每五十户设一井,百步设一厕”,明确提出了公共卫生概念,以避免水源污染引发疫病。

对弱势群体的安置也体现出超越时代的仁政思想:孤寡老人由官府设立的“义仓”按月发放基本口粮;孤儿则编入“学营”,既教授识字启蒙,也学习耕种、纺织等生存技能,书中强调“使其长大能自食,而非流民,方为长久之计”。

遇到灾年,则推行“以工代赈”——组织灾民参与修城墙、挖水渠等公共工程,每日发放两升米、半块盐作为报酬,书中点评道:“既养其口腹,免其流离为盗;又固其城防,增其水利,实乃两全之策。”

唐骁看得频频点头,这地字卷蕴含的民生智慧与治理理念,远非天字卷的诡谲可比,是真正的立国根基!他心中己有了将其核心思想融入大唐新政的念头。最后,他翻开了人字卷。

人字卷的气息最为复杂,它是医术与乱世生存智慧的奇特结合体,既有悬壶济世的仁心,又透露出乱世挣扎求存的冷酷与无奈,更像一本详尽的战地生存手册。

医术部分占据了大量篇幅,且分类极为细致:外伤处理被明确分为“金疮”(兵器划伤)、“箭伤”、“刀伤”三类,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金疮主用“止血散”(配方为煅烧过的龙骨、血竭、蒲黄按特定比例混合研磨);箭伤若带倒钩,需“先以麻药熏之”(用曼陀罗花燃烧产生的烟雾熏烤伤口周围以麻醉),再行开刀取箭;骨折则用“接骨方”(将土鳖虫、自然铜、续断等药材捣烂,加高度白酒调成糊状外敷),再用特制的桑木夹板固定,书中断言:“百日可愈,愈后能负重如常。”

对瘟疫的防治记载尤为详实:“疫起时,门挂艾草,户燃苍术”(利用草药气味驱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