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禾带着几个妇人匆匆赶来:"等等!"
她手里拿着几捆草绳和木棍:"用这个拖运省力。"说着示范如何将草绳绑在木料一端,做成简易拖橇。
韩牧野眼前一亮:"妙啊!这样一次能拖两根。"
"还有这个带着。"苏月禾又取出几个竹筒,"装了薄荷水,防中暑。"
众人喝了水,精神大振。新方法果然有效,到日落时分,六根上等杉木料已整齐堆放在建设场地。
孙木匠摸着木料,笑得见牙不见眼:"好料子!够做三间屋子的柱梁了。"
当晚,临时搭建的草棚里,苏月禾借着火光记录当日进展。韩牧野走过来,递给她一碗野菜汤:"今日多亏你的托运法子。"
苏月禾接过碗,手指上的墨迹和茧子清晰可见:"我在想...得有个记录。哪天用什么料,用在哪里,谁负责的...这样出了问题也好管理。"
韩牧野凑近看,只见她自制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杉木六根(后山南坡)、石料三车(溪边)、草绳四十丈...
"还是月儿心细。"他由衷赞叹,"明天开始,这些都交由你打理。"
苏月禾耳根微热:"那也行.."
韩牧野笑道,"对了,今天发现溪边有片黏土,适合打坯烧砖。明日分些人去挖。"
两人正说着,红姑匆匆跑来:"统领,苏姑娘,有几个孩子发热了!"
草棚里,五个孩子躺在干草铺上,小脸通红。苏月禾挨个把脉,眉头越皱越紧。
"是瘴气。"她取出银针,"山里湿气重,他们又到处跑..."说着娴熟地在每个孩子手上扎了几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