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北岸尼古拉耶夫市,这里有着全苏联最大的造船厂黑海造船厂,又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咸,鱼`看`书+网~ `更*新_最′快,
1982年春节刚过,该造船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李干以军用机械设备技术进出口办公室主任的身份,率领二十几名技术人员前来对黑海造船厂进行考察。
因为粮食换技术计划,莫斯科高层放宽了两国之间的其他领域合作,基辅这边便能大胆和东大进行技术方面的合作交流了。
本来,东大和乌克兰之间是保持着良好关系的。
不单是乌克兰,即便在与苏联关系冰封时期,东大都与东欧的几个华约国家保持着良好关系,彼此之间的交流从来没有断过。
随行人员里有好几个人是海军的,都是技术类的年轻干部。
可见,这次考察是务实的技术考察,大家的级别都不高。
级别最高的就是李干,副师级。
不过,黑海造船厂派出的接待规格可就高了,厂长马卡洛夫亲自出来接待、陪同。
黑海造船厂已经处于辉煌的末期了,作为厂长,马卡洛夫已经发现了整个联盟在走下坡路的端倪。
从莫斯科过来的拨款出现了拖延的情况,这是非常不好的苗头。
马卡洛夫对与东大的南港造船厂开展国际合作极为重视,他敏锐地发现,光是靠财政拨款造军用船舶很难持久。
船厂必须要具备国际一流的民用船舶建造能力,而在这一点上,南港造船厂很有优势,因为背靠东大这个规模超大的市场。
李干想要黑海造船厂的航母建造技术,马卡洛夫希望能够与南港造船厂合作建造大型民用船舶。
各有所需的情况下,双方谈得很好,李干他们的技术考察进行得很顺利。
在1号船坞里,李干看到了正在建造的1143.5型航母的首舰——库兹涅佐夫号常规动力航母。\m?y/r\e`a-d\c-l,o^u/d/._c¢o~m?
这是苏联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不再是莫斯科级那种大型载机巡洋舰了。
苏联人的思路确定后,他们的做法非常的明确。
先造一型常规动力的、满载排水量7万吨左右的航母,拥有斜角甲板,采取滑跃起飞模式。
在积累了经验后,建造满载排水量在8万吨以上的核动力航母,全平甲板以及蒸汽弹射起飞模式。
可以说,前面走了一段弯路后,尤其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人意识到,要想和美国人在海洋上争霸,必须要发展全通甲板、蒸汽弹射起飞的大型核动力航母。
然而,苏联人已经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大型核动力航母被建造出来了。
在这个时空里,库舰的建造时间提前了整整一年,此时在船坞里,已经完成了舰体的基本建造了。
马卡洛夫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那样,自豪地说,“我们这一型航母能够搭载50架飞机,包括一个团的舰载战斗机。配套的苏-33舰载战斗机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了。”
“尽管排水量没有美国人的核动力航母的大,载机数量也相对较少一些,但是,这只是第一步。”
“未来,我们计划用10年的时间,建造出大型核动力航母,载机数量达到70架以上,与美国人的企业号对标。”
李干很想说,你们的乌里扬诺夫斯克级的首舰,甚至没能完成舰体建造,你们苏联就没了。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马卡洛夫他们已经完成了乌舰的基本设计,苏联人在这一块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李干说,“我们计划在今年内启动我们的航母项目,此前,我们双方就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合作。”
“我这次过来,希望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加快我们的进度。作为合作的对等,南港造船厂要为东大航运公司建造的12艘30万吨级油轮,优先考虑与黑海造船厂合作。-x~i*a-o¨s?h_u·o?h¨u′n*.\c*o!m?”
马卡洛夫大喜,连忙说,“我们能分到几艘?”
油轮是当前经济附加值很高的船舶,黑海造船厂能建造这种大型船舶,但是,没有人愿意让黑海造船厂建造油轮。
东大航运公司需要从南美、中东等地区运原油回来,他们的运力非常紧缺。
南港造船厂和欧洲几个造船厂合作研制了30万吨级油轮,第一批就要建造12艘。
可以这么说,这些船早建造出来一天,就能早一天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