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座高炉让钢铁产量暴增,月产量达到了一百万斤,钢条一批批地被轧制出来,运送去了工地。
八月中旬,雨水变少,天气转凉,终于到了枯水季,大炼钢铁活动也结束了,水库工地上水泥沙石和钢筋己经堆积如山。
水库的结构是经过徐光弼的计算的,坝宽十八丈,坝高十丈,成拱形,建成后可蓄水三亿立方米,足够灌溉桃花谷内十万亩以上的田地。
选了个吉日,王洵异一声令下,水库建设开始了,搅拌好的混凝土被一车车倒进了做好的模具里,十八丈长的坝体,二十几条运输通道上运混凝土的小车不断地上下着。
一层层的混凝土堆积,有人不断地用木夯捣固着,很快便堆到了半丈高,这只是一昼夜完成的工程量,人多就是力量大,工人两班倒不停地干才会这么快。
预埋好了钢筋,第一层浇筑的工作算是完成了,终于可以休息几日等混凝土凝固,王洵异盯了一昼夜这时也终于坚持不住了,回去休息了。
从水库工地回到桃源新村一路差不多二十里路,王洵异坐在马车里便睡了过去。
按现在水库那边的建设速度,九月底之前水库便能建到五丈高,剩下的一半明年开春便能全部建好,春播后开始蓄水,这样明年秋天便开始建设新城了。
原来三年的建城计划,可以提前一半多,这是王洵异没有想到的,这要归功于新村的百姓,百姓归心。
接下来的日子,王洵异没有再去工地,而是跟着大伯一家开始收地瓜,没错,暖谷里的地瓜都成熟了,二十亩地的地瓜,长势非常好,一串串的地瓜肥大喜人。
等到所有的地瓜都收上来后,一称重,十二万七千斤,亩产超过了六千斤,这产量再次惊住了徐光弼和刘伯能等人。
王洵异也是高兴,大手一挥分了五万斤地瓜给新村民分发了下去,让大家都尝一尝新粮食的口味。
烤地瓜、煮地瓜、地瓜干、拔丝地瓜都搞起来,王洵异缠着大伯娘一样一样地做,满足了自己的口腹之欲。
收完了地瓜,各种谷物也开始收获了,开春时堰塞湖边一共种了一千二百多亩的谷物,由于湖泥和鸟屎堆积,地力雄厚,再加上徐光弼的中期伺候,产量也不低,亩产也达到了西百多斤,又收获了五十多万斤粮食。
春播的粮食收获完成后,没几日便到了九月底,天气己经非常凉了,夏天抢种的豆子、土豆和玉米终于也成熟了。
新村这边加上山口村和靠山村,夏天一共抢种了三千三百多亩地,算是第二茬,没想到还真种成了,亩产虽然没有春播的高,但也不错了,豆子平均亩产达到了两百多斤,得粮食二十八万斤;玉米亩产差不多五百斤,得粮食一百一十万斤,有了这些粮食己经足够新村村民的口粮,完全不用到外面买粮,还能囤积一些。
土豆产量仍然达到了亩产三千多斤,抢种的二茬三十亩地收获了十万多斤的土豆,这些土豆自然还是要留种的,不能分给村民吃,但是供给王洵异一家人吃还是可以的。
之后便是剩下的五千多亩的蔬菜了,地里的菜陆陆续续的采摘和复耕,这己经是最后一批了,这些菜足够保证咸菜生意使用外,还能保证整个新村人的蔬菜自由。
收获完了最后一茬的蔬菜后,桃花谷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雪,各处的工地停了工,地里也没了多少活,大部分村民都歇了下来,只剩下了几个工坊还在开工,供应着最后一批的订单,等这批订单完成后,王洵异准备让所有人都冬休了。
当然,冬天也不能真的什么也不干,趁着这个时间段,王洵异在新村里开了各种课,提高村民的文化和思想水平。
同时,在村里开了几场相亲会,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让这些经历过苦难的新村民终于有了开始新生活的希望,其中就包括了魏河和王永楼。
婚礼上杀猪宰羊,好不热闹,几千人就在雪地里摆了上百桌流水席,顶着天上飘落的小雪大家仍然吃的满足。
看着十几对新人,王先霸笑得合不拢嘴,王洵异趁机问了对方要不要媳妇,王先霸摇了摇头。
“我傻,我不能要媳妇”,王先霸说道。
“要是让默娘给你做媳妇呢?”王洵异问道,王先霸顿了下,然后又摇了摇头。
“要是默娘同意呢?”王洵异继续问。
“不要害默娘,她好,我不好”,王先霸道,王洵异无奈地摇头。
热闹过后,便己经十月底了,王洵异来到了这个世界一年了,一切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