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热小说网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98

大明锦衣卫998

4跨卷伏笔

第一卷:蛊毒溯源

第一章 蛊虫的异常

蓝焰毒蛊

大同镇的春风裹着沙尘,吹得校场边的临时医帐簌簌作响。+0¨0¢小`税·罔? !耕_辛.蕞,哙/赵莽用银针刺破患者的指尖,挤出的血珠落在青瓷碗里,竟泛着诡异的靛蓝色。帐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三天来,这种不明热病已经放倒了三十多人,症状像极了苗疆的控尸蛊——高热、抽搐、皮肤发青,却比记载中猛烈数倍,连最有经验的老郎中都束手无策。

“赵百户,你看这个。”药童举着块沾了毒液的麻布,在烛光下泛着油光。赵莽接过时,指尖触到些细小的颗粒,硬得像砂粒。他想起昨夜解剖死鼠时,在其脾脏里发现的结晶状粉末,当时以为是蛊虫的分泌物,此刻却觉得眼熟。

医帐的角落里,堆着从患者家中搜出的可疑物品。赵莽翻出个苗疆样式的竹筒,里面的蛊虫早已死去,腹内却凝结着层蓝白色的霜。他用银簪刮下一点,放在水里搅拌,奇异的景象发生了——粉末遇水竟发出幽幽的蓝光,像极了《本草纲目》中“西洋金鸡勒”的描述:“其精成霜,入水发蓝焰,可解瘴毒。”

“金鸡勒是治疟疾的,怎么会成了毒药?”赵莽的手指划过医书的注解,“原产西洋,万历年间始入中原……难道是有人故意掺杂?”他忽然想起去年截获的后金密信,提到“借南蛮蛊,掺西洋药,乱明边镇”,当时只当是疯话,此刻却冷汗涔涔。

帐外传来骚动。林丹汗派来的蒙古郎中正在与明军争执,老医者手里举着株紫色的草,用蒙汉双语大喊:“这是‘蓝冰草’,草原上的牲口吃了就抽风,和病人症状一样!”赵莽冲出去时,看见草叶上的露珠正顺着叶脉滴落,在阳光下划出淡淡的蓝线。

将蓝冰草的汁液与蛊毒粉末混合后,蓝光变得更加炽烈。赵莽盯着那团跳动的幽蓝,突然想起合璧战车上的通关文牒——去年从后金细作身上搜出的羊皮纸,边角也沾着类似的粉末,当时以为是普通的矿物,现在看来,竟是同一种东西。

“是人为的。”赵莽将混合液倒进陶瓮,“有人把西洋金鸡勒的结晶掺进了控尸蛊,两种毒物相激,才变得如此猛烈。”他看向蒙古郎中,“蓝冰草生长在什么地方?”

“黑风口的乱石堆!”老医者的声音发颤,“上个月后金的商队在那里扎过营!”

赵莽立刻带人赶往黑风口。乱石堆里果然藏着十几个陶罐,里面装满了蓝白色的结晶,罐底刻着后金的“天命”年号。最深处的陶罐里,还压着张西洋文的纸条,画着金鸡勒树的模样,旁边用汉文写着“每蛊掺一钱,可毙十人”。

“他们不仅要下毒,还要嫁祸给苗疆。”赵莽将纸条塞进怀里,看着士兵们销毁结晶,“用西洋药掺蛊毒,让咱们以为是苗疆作乱,他们好趁机偷袭大同镇。”他忽然想起手札里“防诈术”的章节,“敌欲乱我,必借外力,辨其源则破其计。”

回到大同镇时,医帐里的情况有了转机。蒙古郎中用草原的甘草根与金鸡勒结晶相抵,蓝光竟减弱了几分;老郎中将这发现与《本草纲目》的记载结合,配出了初步的解药——用甘草汁混合汉地的黄连,虽然不能立刻痊愈,却能稳住病情。

赵莽站在医帐外,看着士兵们将解药分发给患者。蓝焰毒蛊的幽光在药碗里渐渐熄灭,像被驱散的阴谋。他想起那些凝结在蛊虫腹内的结晶,想起黑风口陶罐上的年号,忽然明白这场热病从来不是天灾,是后金想借西洋毒物与苗疆蛊术,在汉蒙边界制造的人祸。

销毁最后一批结晶时,赵莽特意留了点样本,封在合璧战车的铁甲缝里。那里曾经藏过通关文牒和萨日朗花瓣,现在却成了藏证据的地方——不是为了记恨,是为了让后人知道,威胁不仅来自刀枪,还来自这些看不见的毒物,而抵御它们的最好办法,是汉蒙携手,互通医理。

春风再次吹进大同镇时,热病渐渐平息。赵莽将蓝焰毒蛊的真相写成告示,贴在城门上,旁边还挂着后金的陶罐碎片。百姓们看着那些幽蓝的残留物,终于明白是谁在背后捣鬼,有个蒙古牧民甚至将金鸡勒树的图案刻在合璧战车上,用来警示后人。

赵莽最后检查医帐时,发现药童正在用西洋金鸡勒的提纯液做实验——纯净的结晶在水中发出柔和的蓝光,竟能缓解疟疾患者的高热。“原来这东西本身不是毒药。”少年喃喃道,“用对了就是良药。”

赵莽看着那团温和的幽蓝,忽然觉得世间的事物大抵如此,就像车阵可以杀人,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