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彦略有些激动的说道:“或许于少保早就得到了风声,躲起来了。”
顾襄却没有他这么乐观,眉头几乎拧成了一个川字,沉默了很久才说道:“若是他早就得到了消息,为何不将身边的人一并带走。”
“若是纵火之人知道他走了,永胜乡的百姓也就不用遭受这等苦难!”
秦彦点了点头,对于顾襄的分析极为赞同,以他对于少保的了解,绝不会置他人性命于不顾,只为自己逃命。
“大人所言极是,当年在九边作战之时,于少保都是亲临前敌,多次掩护大军撤退,绝非贪生怕死之辈!”
顾襄举目远眺,发现这永胜乡就在山坳环抱之中,只有一南一北两个出入口,便抬手向北道:“以我所见,若于少保并未葬身火海,便很可能在火起之前就被人劫持而去!”
“秦彦听令!”
“末将在,请大人吩咐!”
“首先将此处围起来,保持尸体所在的位置,不可移动。”
“第二,派人搜索永胜乡的幸存之人,若有伤重者尽快送其救治。”
“还有,我们立刻返回县城,去找那个叫做陈寻的典史,让他尽快前来处理此事。”
秦彦略有些犹豫,追问道:“永胜乡大火死伤颇重,区区一个典史可能无权处置,是否还要告知当地县令?”
“可!但你要记住一点,于少保的所有事情都要保密,除了陈寻之外,不可让其他人知道!”
“得令!”
秦彦手下的兄弟都是心腹,除了留下三个人看守之后,其余之人就分成五队,开始在永胜乡之内进行全面搜索。
陈寻这一觉则足足睡了三个时辰,首到日上三竿,阳光透过窗棂射到了脸上,有种暖洋洋的感觉。
他睁开双眼,美美的伸了个懒腰,还没等他将手放下来,就听到前院传来咚咚咚的急促脚步声,看来有人闯了进来。
一听声音,便知道是燕小乙!
“你这么早就来了?难道死者的身份己经被确认了?”陈寻一边穿衣服,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西爷,出大事了!”
燕小乙神色惶急,额角的汗水不住的滴落下来,“就在几个时辰之前,永胜乡发生了一场大火,烧死烧伤无数百姓!”
“什么?”
陈寻心头一震,连忙跳下床来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来报信的?有没有派郎中前去救治?”
燕小乙一把拉住他的手,就往外拽,嘴里快速的解释道:“就是昨晚那两个来头不小的人来报信的,他们果然是从京城来的大官!”
“那个叫做顾大人的,找到独孤县令,要求他立刻派人前往处置此事,而且点名由你为首!”
“永胜乡?那两位大人?”
“还点名要我前去处理善后事宜?”
一路之上,陈寻的脚步没停,心中也在急速的盘算着。
“这两人身份高贵,又是从京城而来,之前曾经说有要事在身,从大牢离开之后还首接去永胜乡了,这才碰上了大火。”
“这就说明,两人此行目的地便是永胜乡,若非被我所阻,很有可能也一并陷于火海之中。”
陈寻这才明白,昨天在二人头顶所见黑白之气,便是应验了这一征兆。
“按理来说,赈灾善后的事宜素来由主簿来做,如果规模不小,也应是县令亲自出马,与我这个典史并不相干!”
“他们两个既然是朝廷的人,这一点不应该不清楚!而偏偏指定由我领头来做这件事,那就只有一个原因:永胜乡的大火并非意外,而是有人蓄意为之!”
“他们想要前往永胜乡办的事受到了某种阻碍,需要我前往协助!”
想到了这一点,陈寻却眉头深锁,因为他并不希望掺合到朝廷的政局之中,也不想成为其中任何一派的工具,只想要安安稳稳的在宜城县当一个典史,娶妻生子。
看多了历史的他,知道陷入其中的风险有多大!
到时候人心诡诈、激流漩涡,根本无法全身而退。
在他被县令征用之后,破了几个大案,尤其是剿灭了二龙峰的段无忌,名声就传扬开来。
巡视至此的知府特意接见,见他神色自若、对答如流,而且形貌儒雅,不由得连声称赞,说是个难得的人才。
当场便表示只要他愿意,便可上奏朝廷,提拔他到府城当一名别驾!
这可是正正经经的八品官员,等到县令开缺,便能立即补上,但又被他婉拒了,明面上的理由是两条:
一是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