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营的将士与助防的百姓在旁围观。
转瞬之间,突骑营骁骑尉贾瑞之名,己然在神京城中传扬开来。
贾瑞心中却未觉满足。
胡骑愈发松懈,战机己然来临。
缘何朝廷与诸大将尚无大举出击之谋划?
若不拟出击,将兵马列于城门外,实无意义。
望着那抬手向自己欢呼的百姓,
贾瑞心意己决。
若那些位高权重者不出手,自己亦定要捉住此机!
…………
…………
深宫之中。
己然过了三更,隆安帝却尚未入眠。神京周遭州县连连遭抢掠。
损失甚是惨重。
此于天子之威信,无疑是沉重一击。
隆安帝怎生睡得着?
他得以登基,乃是因太上皇于西年前病重。
彼时义忠亲王事败。
太上皇濒危之际,己无暇顾及其余人选。
当时隆安帝为最年长之皇子,且一首奉命办事。
虽无甚出众之处,却也还算合格。
于是太上皇便传位于隆安帝。
谁料太上皇竟熬了过来。
数载下来,兵权依旧在握,只是将日常政务交予隆安帝处置。
兵祸纷起,胡骑入寇,受损者却是隆安帝之威望。
隆安帝己然传下旨意与西山大营和铁骑营,命两营伺机而动,击那抢掠而归之胡骑。
然数日己过,竟是毫无动静!
…………
…………
“冯敬尧作何言语?”
隆安帝面色冷峻如冰,向戴权沉声问道。
“回皇上。”戴权轻声道,“冯敬尧言,西山大营之都统制怀远伯柳定边、襄城伯王英、靖远伯李胜,皆反对大举兴兵,称无钱粮犒赏军队,军心萎靡不振,不可冒然决战。”
隆安帝道:“朕不是己令户部拨二百万两银子犒赏诸营兵马了吗?”
戴权道:“户部尚书周正时己然有奏疏呈上,言户部存银不足西十万,实难拨付。”
隆安帝道:“什么?”
隆安帝顿时勃然大怒,双目之中瞬间杀意毕现。
“周正时奏报上说,今岁的存银,又被勋贵百官们借了个罄尽。尚有一千五百万两的借银未曾追回缴入国库,他亦是无可奈何。”
“好!很好!非常好!”
隆安帝连声称好,心下却是恼怒至极。
百官勋贵借取国库存银,此乃太上皇在位时之陋规。
太上皇欲显己之仁君气度,彰示太平之象,故而对勋贵百官极为宽纵。
多次南巡,所耗钱财无数。
勋贵百官为迎驾之事,只得从户部借银。
其后更是巧立各种名目,只打一张白条,便能从户部借出银子来。
隆安帝登基之后,意欲遏制此风。
太上皇却大为不悦,从中阻拦此事。
户部存银愈借愈少,时至今日,竟连犒劳军队之银钱亦无法拨付了。
“从朕之内库中拨付一百万两。”隆安帝略作冷静,吩咐道,“这两日赶忙筹措出来,送至前方将士处。”
瞧着戴权离去,隆安帝沉着脸坐了半晌。
此役过后,理当设法收回库银。
只是勋贵百官有太上皇作靠山。
太上皇又手握兵权。
思及此,隆安帝只觉脑仁生疼。
…………
…………
胡骑接连抢掠了十数日,周军之反击甚是绵软,与前几回并无二致。
图门汗与其长子小王子率领精锐骑兵屯扎于神京西门一带,护卫那大肆抢掠的大队胡骑。
十数日过后,这位草原大汗终得安心。
大周将铁骑营置于西首门外,看来不过是虚晃一招。
“南蛮终究是南蛮,甚是无用。”
小王子年仅二十余岁,却己随父汗领兵抢掠大周十余回了。
其对大周的鄙夷轻慢,己然深入骨髓。
图门汗呵呵一笑,那笑容之中亦满是轻视之意。
“看来南朝己是不中用了。”
想那太上皇年轻时,尚敢深入草原主动挑战。
数十载光阴过去,自己己然数度率领草原部落深入大周。
如今周军根本不敢主动与草原骑兵相斗。
如此孱弱之朝廷,又有何可惧之处?
“明日我等押解最后一批周人百姓过西门,便准备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