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荣国府上下怎么想,黛玉的伴读生活就此开启。¨3^8+看-书′网+ ^更_新_最,全?
公主的功课很是轻松,毕竟就这么一个女儿,帝后之外,就连太上皇也十分宠爱。萧琳年纪约莫比惜春大上一些,却不像惜春那般沉默寡言,反倒是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小姑娘。
惯会撒娇,不爱那些规规矩矩的诗词歌赋,反而喜欢拉着黛玉问外头的事儿,扬州什么样、好吃的多不多。
乔贵妃拿她也没辙。
天儿热,午睡过后,乔贵妃来叫。公主大概是睡迷糊了,眼睛都没完全睁开,瞥见黛玉穿戴整齐的在旁边,嘴巴发干,闹着要吃东西。
“快起来吧,吃什么都行。”宫女们叫了两次没叫起来,乔贵妃才来的。
“那我要吃桃子酥山。”萧琳立马清醒了。
“不成,才睡起来,怎么能吃那么冰凉的东西。”乔贵妃自然不答应,哪有睡醒了就吃冰的。
“母妃你方才说的,吃什么都行。”萧琳耍赖。
“......除了这个。”乔贵妃让宫女赶紧给她穿上鞋。
萧琳嘟着嘴,冲着黛玉眨眼笑:“那,桂花酥山。”
“或者是木樨冰酪、冷圆子、冰碗子......”报菜名似的往外说,每一样都是冰冰的。
“行啦,还闹。等会儿还去学插花呢,瞧着你这样,哪像个公主。”乔贵妃有时候实在是搞不懂,自己打小也没这么顽皮过,儿子也是个听话的,怎么生出来个女儿,就这样子。·精\武/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黛玉在旁先是笑着,后来就有些羡慕了,这是有母亲的好处。
乔贵妃和皇后待自己都很好,乔贵妃性子温柔婉约,举止娴雅,皇后娘娘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母仪天下的风度。
黛玉在宫里,比在荣国府,还觉得自在呢。平时就她和公主,加上乔贵妃,皇后那儿当然天天去请安,但后宫约束的极好。
皇后当然也有烦心事儿,圣上登基不久,上面还有太上皇健在。这使得皇帝在许多朝政决策上,不得不事事请示太上皇,处处受到掣肘。
尤其是在江南之地,甄家把持官场,势力盘根错节,简首为患一方。
林如海素来清正廉洁,办事得力,是皇帝手中一张极好的牌。皇后想起上一世,林如海正是在巡盐的途中感染了风寒,导致重病缠身,最终撒手人寰。
这一日皇帝主动说起:“国库捉襟见肘,林如海此番巡盐,朕虽寄予厚望,但江南之地水深得很。“
皇后当即进言:“皇上所虑极是。林大人乃朝廷栋梁,岂能轻易折损?臣妾以为,此番巡盐,路途遥远,江南气候多变,林大人身系重任,若有不适,恐误大事。不如派一位医术精湛的太医随行,一路悉心照料,以防万一。”
“太医随行?林如海是文臣,又非娇弱之身,这……似乎有些多此一举?”皇帝闻言,眉头微蹙。,k-a·n¢s`h¨u`l¢a!o\.*c¨o\m~
“皇上,林大人此行除了盐政,更重要的还是替皇上秘密监察江南百官,探查甄家的虚实。若他真有个三长两短,那江南之事,只怕会更难办了。有太医在旁,万一身体有恙,也能及时医治,不至于耽误了皇上的大计。况且,这也能体现皇上对林大人的看重与体恤,更能激励他为国尽忠。”皇后早己想好说辞。
“皇后所言,倒也不无道理。”皇帝思虑片刻,终于点头,“既如此,便传旨太医院,命李太医前往扬州。”
派一个太医,既能体现君主对臣子的关怀,却也是另一种监视——皇帝对江南,还是很不放心。
林如海身正不怕影子斜,多了一个太医,对他倒是很好的事儿。
从李太医处,林如海得知京中形势,见荣国府子弟放纵,对自己将女儿托付荣国府的决定,有了怀疑。
有了李太医的悉心照料,林如海不仅避开了前世那场致命的风寒,还在巡盐中,探查到了甄家贩卖私盐的证据。
他收集了确凿的证据,包括甄家私盐的账簿、与地方官员勾结的往来信件,以及受害者的口供等。
加上之前查到的甄家卖官鬻爵证据,林如海将其全都送到京城。
皇帝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证据,脸色铁青。甄家盘踞江南多年,私盐、卖官鬻爵,桩桩件件,无不昭示着其罪行之深重,对江山的危害之烈。
然而,如何处置甄家,却让皇帝犯了难。
“甄家如此胆大包天,朕恨不得立刻将其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