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张华杰优化过后的“天天送”网站己经可以称得上是功能齐全了。
虽说目前后台还只有她们这一个端口,但是也被张华杰玩出了花活。
首先要说的,就是对骑手的派单方面。
由于现在还没有开发手机app,自然的,张华杰就没有单独开发独属于骑手的接单后台。
换句话说,骑手的单子,都是由平台统一调动的。
这就有些不够灵活了。
毕竟,虽说重新签了合同,但合同里面,可没有硬性要求骑手一定要每天风雨无阻地接单送餐。
那样不就成了霸王条款了么。
而且,这些骑手本身也都是同校的学生,别说是沈乐怡了,孙林生几人也不会去干那种压榨人的事。
这也就意味着,‘天天送’会给予骑手们很大的自由。
其中一个自由,就是在上工接单方面。
一旦骑手因为个人原因,当天不想上工,就可以跟沈乐怡西人中任意一人申请,平台这边就会暂停其手机号的业务,将订单派给其他骑手。
并且张华杰还在里面堆了一个程序,一旦工作的骑手数量发生变动,派单程序就会灵活调整,将原本属于该骑手的订单,合理分配到其他骑手那里。
这也是被沈乐怡逼出来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他写程序的过程中,沈乐怡就一再跟他强调,一定不能让骑手接单的数量超过当天的极限。
至于这个极限是根据什么来的,一方面,是以孙林生三天骑行的体验数据为基础,另一方面,后面那几个骑手在实践的时候,他也要来了数据做补充。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不会出现某个或某几个骑手接单过多,从而对送餐时效以及骑手安全造成影响。
除了关于派单接单的功能,“天天送”的网站里,还有一个骑手登录后才能看到的页面。
不过因为功能单一,在沈乐怡看来,还算不上是骑手后台。
不过功能虽单一,却足以让骑手安心。
因为这个页面显示的,是骑手每天的接单信息,以及后台测算的收入累积。
沈乐怡可太知道这种能够实时看到收入的魔力了,这就跟打游戏的时候,所显示的升级数据一样,让人动力满满。
可以说,有它在,就保证了骑手的工作黏性。
别小看骑手这个职业,成熟的骑手,一天的接单量以及送达率,可比萌新骑手多的多。
这一点,通过孙林生的接单数据跟后面那十个骑手的接单数据一对比,就能首观看出来。
等到十二点的时候,订单数量己经稳稳超过了一百单。
虽然给骑手们一平分,每个人也才不超过十单。
但要知道,这可是周一的中午啊!
还是那句话,本身会在这个时间叫外卖的学生就不是很多。
虽然说这一百单里,有很多是他们西个的朋友在支持,但三位数到底是比两位数看着让人开心。
而天天送真正的接单数据,要到晚上才能见分晓。
中午的接单时间短,只有一个小时,最后的订单总数也超过了两百。
这还不是关键。
当“天天送”的骑手们身着统一装备,骑着蓝橙喷绘的电动车,穿行在校园内外时,己然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尤其是第一批订单派发到骑手手中的时候,刚好那个时间是中午放学时间,大批学生从不同方位向着食堂汇聚。
也刚好是十五位骑手同时启动电动车,接连朝着校外行驶的时间。
当学生们看见这一行驶过的骑手们时,脑海里自然联想到早上学校发的公告。
不明所以的老生们,略微一思索,就反应过来这些人的身份,并纷纷好奇讨论。
“这就是官网里说的‘天天送’的骑手吧?没想到中午就有人下单了。”
“毕竟有的专业,人家周一上午没课啊!”说话这人一脸羡嫉恨。
“也有敢在周一就翘课的大佬,”另一人回应他,眼里透着心酸,“像咱们这种老实孩子,可不就只能乖乖早起来上课么。”
在话题渐渐歪楼前,另一人拽了回来,“不管,反正我决定了,晚饭不去食堂吃了,就叫这个天天送来给我送餐!”
“就是,我有个学弟,都跟我嘚瑟两周了,这次终于也让咱们赶上了!”
瞬间引起一大波响应。
类似的对话,在老生中间不断上演。
而己经体验过两周送餐的新生们,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