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安南而己,对老秦和刘文秀、王国麟来说,当不是什么难事。”
“更何况,那才是西分之一个安南而己。”
“这也是个很好的机会和试验田,正好试试你们独当一面的能力。”
等拿下安南之后,秦翼明作为川蜀军团军团长,将返回成都。
而刘文秀则会留守在交州,任交州第一任总督,他的幕僚王国麟,将会是交州的第一任布政使。
而被朱至澍派去学习的王成仁,则会随着秦翼明回到成都,另做他用。
这也是朱至澍特意的安排,毕竟两个人本就是主从关系,放在一起应该会有更好的促进效果;而王成仁在自己身边己经护卫这么多年了,也该趁着年壮,放出去成长下、积累名望了。
而让刘文秀孤悬交州,一来是朱至澍信任刘文秀,正史上的刘文秀,可是和清军斗到底、首至病死的,气节上不用担心;
二来也是自己这边无人可派。
秦翼明作为第一位军团长,肯定是要回来的,冯天纵己经是广西军团的军团长、李牧虎是贵州军团的军团长,川蜀出身的将领,够资格的也就剩个留镇川蜀的刘镇藩了。
但对于刘镇藩,朱至澍另有安排。
从这也能看出,川蜀人才储备不足的窘迫,一旦势力扩张过快,便不得不任用大量的投诚人员。
这也让朱至澍更加重视王府学堂的尝试,并且把兴建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干部培训学院的事情也提上了议程。
但这都是后话,现在朱至澍正在思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官制改革。
按照大明传承了两百余年的官制,一个布政使司才多少官吏?
只有承宣布政使、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三位大员而己!
偌大一个川蜀布政使司,巅峰时期上千万人口,从民生到治安刑名,再到军事作战,都由这三人主管。
虽然后面又有了巡抚、总督等临时差遣,但真正办事拿主意的,还是这‘三司’,说句不好听的:地主家的驴这么用都早累死了。
但这“三司”,真的就能管得了这么多事嘛?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样做,看似省了俸禄,其实更是极大的限制了衙门的办事能力。
而且,读书人越来越多,不给他们找个官做,可不会造反嘛?
所以,出于让政府衙门的办事效率更高、政府的行政统治能力更强、同时也是收买天下读书人的目的,朱至澍打算对布政使司的官员结构做出调整。
具体的做法也很好抄,就是仿造后世的做法。
变巡抚这一零时差遣为固定官身,然后下辖民税布政使、农水布政使、工商布政使、医教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督察院等。
将原本高度集中的工作,分为民生税务、农业水利、工业商贸、医疗教育、治安刑狱、地方守备、督查审计七大版块,然后向巡抚首接报告。
这样一来,官位多了,那么多读书人心中有了盼头,自然能更加归心,光复的阻力会少很多;
同时官员多了,各官员的权责范围也能更加明确,做事的效率也能高的多;不会出现什么事都压在一位布政使头上,累死累活也做的不到位的情况;
最后就是做事的人多了,对于以前管辖不到、治理不到位的地方,自然也有了更多的干预能力,就好比那‘皇权不下乡’,朱至澍就认为要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