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热小说网 > 大唐齐王对外族太残暴了 > 第171章 长孙无忌

第171章 长孙无忌

“表哥你不一起吗?”长乐仰着那张粉嫩如春日桃瓣的小脸看向王夜。

王夜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打趣的弧度:“我踩的酒曲、酿出的酒,我担心你爹喝吐了,还是你自己来吧!”

“嗯,那我去学学!”长乐眨了眨眼睛,乖巧地点点头。

“阿姊多做一些!阿翁也要喝!”城阳窝在王夜怀里,挥舞着肉嘟嘟的小手,奶声奶气地叫嚷着。

“知道了!”长乐头也不回,脆生生地应道,声音里透着满满的干劲。

没有久留,因为收到消息,长孙无忌来了。

“表兄,舅父一定是和你谈正事的,你还是将城阳留在这里吧,我会看好她的!”

同样听到下人禀报的长乐,仰着小脸,神色认真的那像个十岁的孩子。

“行吧,记住别让她去踩,她体重不够!”王夜蹲下身子,抬手轻轻捏了捏城阳的小脸蛋“等表兄回来!”

“知道了!表兄放心去!”俩小丫头用力地点点头。

王夜自是知道他来的目的,给了他和众位大臣一批耕种的小麦。

看在长孙皇后的面子上,王夜通知他、再给他加一些高产红薯。

关于长孙无忌,史书上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他是个坚定的保皇派。

有人说是他杀了李恪,可是在他看来,李恪的死、完全是李二陛下造成的。

在李承乾和李泰不能继承皇位之后,他找来长孙无忌商量要立李恪之时,就注定了他的命运。

有嫡三子李治的情况下,找他亲舅舅,商议立别的皇子为储君?

这得多想不开?

别说是长孙无忌这种处事偏私心的大臣了,你换谁在那个位置上,谁能不想着自己的亲外甥,选择隋炀帝女儿诞下的子嗣?

或许有人会说,长孙无忌私心重,为了大唐宗社大计,应该立合适的储君。

那谁又能保证李恪登基、不会首先清理长孙无忌呢?

李恪是被诬陷杀了,可他真登上皇位,一定会是个拥有全部美好品格的帝王吗?

要知道李二陛下评价的李恪,可是英果类我,杀伐果决的枭雄之资。

再一看,李恪名声确实好,长孙无忌诬陷他,也确实是个污点。

那看看李治死后,有多少亲王造反?

如果李恪活着,他不想反,都会有一堆认可他的大臣抬着他反?

到时候伤的又是谁呢?

李治确实挺废,但凡他听长孙无忌的、都不至于让武帝上位,杀的李氏族人都快绝了。

况且以长孙无忌与李二陛下的恩情,注定不会对唯一的亲外甥谋反。

那顶多私心重点包庇、贪污呗!

可十个长孙无忌接一块,也比不上诬陷他的许敬宗啊!那可是以下奸上、造飞楼七十间的猛人。

所以古时候的政治斗争,没什么是绝对的,谁也不能肯定,另一条路就是对的。

王夜愿意带它一起玩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不管是长孙皇后还是李二陛下,只要这两人活着,长孙无忌就是个坚定保皇派的“老实人”

新唐书: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封长孙无忌等十四位功臣为世袭刺史。

长孙无忌觉得实行分封有害无益,上表反对,并道:“臣等披荆斩棘的侍奉陛下,如今四海一统,陛下却让我们世代治理外地州郡,这跟流放有何不同?”

李世民叹道:“分封功臣,是要让你们的后代世代扞卫王室。你们却把我这山河般庄重的誓言看得淡薄,反而心有怨言,我又怎能勉强诸位到封地去。”分封之事因此作罢。

只要王夜能保住长孙皇后的命,长孙无忌就得老老实实的、去避那外戚不得干政的嫌。

所以让他富有一点,再赚回来,当个钱财中转站,王夜怎么算都不亏!

日光洒下,映得长孙无忌一袭锦袍愈发显得华贵庄重,他负手而立,身姿挺拔,虽面带微笑,可那久经朝堂的沉稳气场仍如无形之壁,四散开来。

见王夜匆匆赶来,长孙无忌微微颔首,神色亲和,眼中透着长辈对晚辈的些许期许与熟稔。

“让舅父久等了!” 王夜几步上前,拱手行礼。

“齐王客气了!”长孙无忌抬手虚扶,尽显长者风范。

“新的一批红薯苗已经为您备好了,今天您就可以带走!”王夜侧身,抬手示意田地方向。

“如此多谢齐王了!”孙无忌面露欣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