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中心。
制造这两件工业大件,至少需要15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急也急不来,慢慢排队就是。 放下平板,苏武关掉卧室里的灯光。 安心的躺到床上睡觉。 今天的意外收获,远远的超出预期。 注定会有一个好梦。 第二天清晨。 苏武起床后接收到的第一个消息,便是去江河市城区捡垃圾的车队发送回来的报告。 在他休息的这一个晚上。 整个车队总共回收了大约15吨左右的金属。 其中以破损的车辆残骸为主,夹带有部分空调外机和冰箱洗衣机。 收获整体上还算令人满意。 不过这种收入,估计也持续不了几天。 在城区中拾荒的车辆,远超苏武之前的想象。 即使是在深夜没有任何自然光的环境中,也同时有超过20个避难所的人员,正游荡在城市的废墟之间。其中甚至还有来自官方避难所的队伍。 仅仅一个晚上下来。 城区里比较容易捡到的金属垃圾,就已经肉眼可见的少了不少。 苏武打开其中一段特种运输车发送回来的视频。 两名穿着隔热服的工人,拎着大铁钳跳下车,动作麻利地将一台空调外机的铜管剪断,然后合力抬起那台外壳已经严重变形的空调外机,装到车后的露天车斗里。 然后再继续开车,驶向下一个回收地点。 整个过程,前后不超过五分钟的时间。效率高的可怕。 “这速度。” 苏武感觉到了一阵紧迫。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按捺住了全体动员的冲动。 只是派遣两台建筑机器人,带上切割机,让它们前往地面待命。 等下一趟大型货车返回的时候,再搭车过去支援。算是稍微弥补一下,城区车队在微操方面的欠缺。 收集城区里的金属材料,看起来再诱人,终究也只是一份外快。 苏武的发展重心,始终还是避难所本身。 不能轻易的为此颠倒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