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知道。
我没换,是因为我明白有些东西金银、宝药换不来。
窦逸琳读的书比我多,这么简单的道理他肯定明白,但他没做到。”
黑妹依旧无言反驳,抬头瞥向小羽的目光,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像是崇敬,又像是疑惑与迷茫。
“最后,窦逸琳缺少大勇气、大毅力,对浩然之气信念不足。”
小羽叹了口气,“当日在飞仙渡,见他既是画符成龙又是洒豆成兵,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我还羡慕他的神通和妙法。
现在我只感到荒谬。
他养了一身浑厚无比的浩然正气,竟全部拿去喂养左道异术了。
哪怕他手持铁剑,将全身信念和心血凝聚为一柄‘浩然剑’,然后如同鸡卵击石,在三千火鸦阵上撞得粉身碎骨,我也会敬佩他一声‘大丈夫’。”
小羽倒不是嫌弃撒豆成兵、画符请神的秘术low比。
现在的她,没资格嫌这嫌那。
但左道之士使用左道异术,很正常。
窦逸琳一个儒家大贤,把浩然正气练到人仙境界,竟然也使用左道异术.
小羽相信窦逸琳必然掌握儒家秘传。
关键时刻他宁愿相信左道秘术,也不相信正义与道德真的拥有至高伟力,难道不是信念出了问题?
儒家圣人对浩然之气的定义,就是以道德和正义的思想行为,牵引一种可以填满天地、改变世界的浩大刚强力量。
芍药瞥了眼黑妹,见她神色恍惚,就道:“你真的和窦耕烟是朋友?”
小羽道:“就事论事罢了,窦逸琳的优秀,我不否认,论及缺点也不避讳。
若在公众场合,谈论些无关紧要的面子话,我肯定会使劲替窦耕烟吹捧亡父。”芍药有些无语。
黑妹沉吟道:“羽凤仙,你虽是个沙蛮,却很有学儒的天赋,要不要跟我学凝聚浩然正气的法门?”
——你个野路子,还想教我这位“仙儒嫡系传人”?
小羽笑着点头,“那就多谢文宗师了。”
她有“浩然正气”的口诀是没错,但练法上窦耕烟让她多读书。
以文芷若的天赋和经验,说不得真能帮她养出第一口浩然之气。
养出第一口浩然之前后,再修炼窦逸琳的心法口诀,事半功倍。
那时她就是“道儒双修”了。
道家炼气,儒道养神,似乎很不错。
之后两天,除了教授儒家学问,黑妹果然开始传授小羽凝聚浩然正气的心得。
浩然正气的练法,小羽能触类旁通,反而容易理解。
黑妹讲的儒家学问,却是让她非常头痛。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黑妹并非针对某本典籍、某句经典泛泛而谈。
如果她像“百家讲坛”那样讲故事,小羽一定听得津津有味,还收获颇丰.黑妹是真有水平。
可黑妹不搞“百家讲坛”。
她像个准备毕业论文的博士生,针对某一课题深入地研究、探讨。
太专业了。
没有一定知识积累,压根听不懂。
即便是饱学之士,也听得十分吃力。
面对小羽想听“百家讲坛”的请求,黑妹半是嘲讽半是感慨地说:“如果我真按照你说的讲,西蜀的读书人别说捧着我、敬着我,早把我当成欺世盗名之辈打出门了。”
这的确是实话。
小羽原本是一张白纸,目前学儒,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相当于在平地上铺一层沙,不用太深,但要宽广,要将地面覆盖。
蜀国的读书人不缺广度,反而要找准某一块地面,使劲往下凿,谁凿的更深,谁就是大儒、是宗师。
比如第一天黑妹论述“周易之礼”的发展。
第二天,黑妹又以《毛诗》为例,讲解“识字辨音”。
单纯一个“敦”字,她竟然讲了十七种读音!
小羽听得头都要裂开了,而且深切认为“敦”的几种读音,就和“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一样,完全没意义。
黑妹却正色道:“读书的第一大难点,莫过于识字,识字之难莫过于辩音。
若音不辨,则义不明。比如《毛诗》中的‘敦’.”
她黑嘴巴、黑牙齿,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
什么灰韵音中念作